2月6日从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获悉,截至2023年底,上海已开展三批零碳创建和示范单位评审工作,发布了29家零碳示范名单,包括零碳工厂20家、零碳数据中心2家、零碳创建园区7家,涵盖了生物医药、汽车、高端智能装备和电子电器等上海市重点产业。
20家零碳工厂中,包括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、上海航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、上海西门子开关有限公司、上海ABB电机有限公司等,2家零碳数据中心分别为上海曙长数据科技有限公司、上海秉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,7家零碳创建园区包括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嘉定氢能港、汽车新能港等。
据悉,结合上海市政府提出的《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》,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已于2021年10月开展了研究,针对绿色发展基础良好的企业和园区,率先启动零碳工厂、零碳园区、零碳数据中心的创建工作。
这也是上海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一大重要内容。2021年6月,上海率先发布《上海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(2021-2025年)》,通过三个“创新”深入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,支撑双碳目标的实现。截至目前,上海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45个、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3个、国家级绿色园区8个、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67个。同时,已累计培育市级绿色工厂295个,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3个,绿色园区24个,绿色设计产品150个。
在业内看来,目前上海零碳工厂和零碳园区创建还处于起步阶段,主要原因是深度脱碳的技术还不成熟,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减排,实现零碳目标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,给企业增加额外负担。考虑到上海风光资源禀赋有限,以及产业和能源结构特点,现阶段仅适合在部分能耗低、碳排放强度低的企业、园区先行先试,率先探索工业领域低碳零碳转型的技术路线图,带动更多的工厂、园区积极跟进。
根据国际能源署分析,实现零碳分为三个阶段:一是节能降碳,提升能源效率是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最直接、最快速、最经济的方式,能效提升的碳减排贡献率可达20%。二是零碳能源,大力实施光伏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,积极推广氢能应用,减少企业的碳排放,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减排贡献率可达70%左右。三是深度脱碳,研究开发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(CCUS)技术以及负碳技术,通过植树造林、立体绿化等碳汇措施,实现深度脱碳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,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五年,也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、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,工业绿色发展是顺应当前国际国内形势,推动落实“双碳”目标的有力举措。
据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上海市将继续以绿色工厂、绿色产品、绿色供应链、绿色园区为创建目标,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,激发企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,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专业能力,通过改造提升,创建200家以上绿色工厂、绿色供应链、绿色园区和绿色企业,绿色制造水平显著提升。
转自:上海证券报·中国证券网